• 精准扶贫
  • 精准扶贫

    UNIVERSITY OF SANYA
  • 白沙民族博物馆之行
  • 栏目:精准扶贫发布:2018-07-18浏览:
  • 黎民,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信奉着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启梦真志愿服务队来到了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博物馆,贴近黎民生活,认识了不一样的黎民。

    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张馆长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博物馆。她说道,自1990年之后,经县政府批准,文物组从县文化馆分设出来,正式成立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为县文体局下属的股级事业单位。目前文化馆和博物馆由县文体局主管。2012年,县文体局决定县博物馆迁到县青少年宫三楼,其中包括办公室、文物展厅、文物库房等。

    民族博物馆现收藏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及民族文物几大类藏品,有近几百件套。馆藏品有古代文物、民族文物、近现代文物及其他文物等746件(套),其中,古代文物有陶器类、石器类、瓷器;民族文物有黎苗族服饰、装饰品、陶器,树皮衣帽、木竹藤制饰品等;近现代文物有琼崖纵队的武器荔枝炮、粉枪、铁刀、铁箭头、牛角号、纪念章及侵华日军刺刀、指挥刀、日本棉裤、日铁锤等。

    2013年,县民族博物馆举办文物陈列展览,内容包括古代文物、民族文物、近现代文物三部分,陈列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及黎苗族文物等140多件(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历史发展及多姿多彩的黎苗族文化风情。通过黎族服饰和用品向大家展示了黎族文化的历史。

    黎族的服饰很少,大多数黎民并不愿意将自己的衣服展览。因此,博物馆里收集到的黎族服饰并不多,张馆长表示,他们会加快收集文物的步伐,争取早一日将黎族服饰的种类收集全面。

    博物馆因为没有搜集到土炮,因此在展厅中只有土炮的仿制品,以此来证实它有存在过这个世界。

    如今,随着人们对黎族文化越来越淡漠,黎族文物珍品已经被损坏了很多。现在,也有很多人已经不再制作黎锦,目前人们看到的黎锦,大多是依靠机器制成,黎锦开始慢慢地消失在黎民的生活中,放眼望去,看到的竟大多都是充满了现代化的服饰,在黎族自治县,也很少看到身穿黎族服饰的人们了。

    目前博物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收集文物,随着时间的流失,文物被破坏的程度也会逐日增加,但张馆长一直未放弃对文物的搜集,坚持寻找文物,她认为,展品是记录着一个时代的生产工具,一个时代的缩影。

    张馆长提到,在黎族文化方面,对学生的教育这块做的并不全面,并且现无太大场地,展品并未全部摆放完。为了展示一些未展示的文物,今年或明年即将搬馆。新馆的场地有两千到三千平米,满足县博物馆的需求。方便与学校的互动,反映黎族的生活方式,了解白沙生产生活的历史。

    张馆长倡议着把一个村庄建设为黎族历史的缩影,让世界的人们都知道黎族文化,传承黎族文化,希望后人能看到黎族的历史缩影,而不是待到千年后无人知晓这个民族。

    目前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一种淡化,让人们害怕在千年之后,黎民被汉化,失去了自己民族的信仰与多样性。黎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并璀璨的文化,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保护黎族文化吧!

    (文字:启梦真志愿服务队编辑:何琪图片:启梦真志愿服务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