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扶贫
  • 精准扶贫

    UNIVERSITY OF SANYA
  • 变迁之痛:留守者的时代忧伤
  • 栏目:精准扶贫发布:2017-09-06浏览:
  •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的观察点也开始更加丰富起来。除了持续的对致贫、扶贫问题的关注,我们还将目光延伸到了调研对象之外的更多村民,农村的留守者。这些隐秘在乡村里孤独的守望者,总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刻出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的精力全部聚集在探索致富脱贫问题的同时,他们的存在也提醒着我们,在农村里还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需要倾听,渴望被关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挣扎与无奈,他们的情感中有着一种无法言语的忧伤。

    农村留守者,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随家庭主要成员生活在一起,而是留守在农村生活的家庭成员。这些留守者通常都是老人、儿童、妇女。其实对于农村留守者的关注早在中国城镇化建设开始就已经问题凸显,几年来也是为人们所谈论的较多的话题,而在海南的乡村,留守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呢?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这样的家庭,听到了许多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刻感受到他们生活的困苦,以及那无以言表的伤痛。

    (留守老奶奶)

    我们在问路过程中发现的这位老奶奶就是一个留守老人,老奶奶见我们在她家门口驻足,便热情的向我们走来,尽管她腿脚已经不利落,还需依靠拐杖支撑。老奶奶迫不及待的要向我们倾诉她的情况,他的子女都靠在外打工勉强维持生计,自顾不及更无暇照顾老人,所以80高龄的老奶奶只能过着独居的生活。讲到一次她在外面捡柴不小心摔倒的经历,老人伤心的大哭起来,她说那时她的骨头摔断了,但是没有人能发现她,她在地上疼得站不起来,躺了好久,最后天都黑了,她才被村里收工回家的老乡看到送到医院。老奶奶边哭边说,也许有一天她不行了,她可能已经死在家里了也没人会发现。老奶奶又给我们讲了很多她的生活细节,她是如何一个人洗衣做饭,劳动,她很担心她一天比一天老了,有一天真的动不了该怎么办,她说她已经很久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了,她真希望我们能多待会,再待会。我们起身的时候,老奶奶一直站在门口,对我们不停的重复着:“你们再来啊一定要再来啊”。时至今日,老奶奶那浑浊而绝望的眼神和她那形容枯槁的身影,依然历历在目,让我无法忘怀。

    这是我们在2016年就发现的一位独居老人,她有两个儿子,但这两个儿子也都因为在外打工不在身边,其中一个小儿子还在有残疾,因此更无暇顾及老人。老人的生活境遇非常凄惨,她的眼睛因白内障已接近失明,她居住的土坯房破旧不堪,屋顶到处漏雨,墙面还有许多处裂缝,下雨或者台风天雨水就会漫进她的家里来,靠生柴烧饭的老人来说,遇到这样的天气她可能就要挨饿,偶尔会有好心的邻居会来看看他,给她送点吃的。老人家里没有电,没有热水,在她的世界里生活简单的只剩下果腹度日。

    (老人破败不堪的生活居住环境)

    (队员们给老人送来一些食品和生活必须品并为老人处理伤口)

    人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而当风烛残年,我们还必须独自面对生活的孤独和死亡的恐惧时,该是何等的心酸和绝望,这对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种折磨的拷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城乡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给每个家庭的养老问题都带来了冲击,特别是在农村,这个问题显的特别的棘手。经过这几年的调研,我们很明显的感觉的到当今的农村“空心化”的现状。而农村无论是在老龄化程度上,还是在贫困程度上都比城镇要高,如今的农村,年轻劳动力基本都出门打工,老人、妇女、儿童这样的留守者面临着生活各方面的考验。

    遇到这样无法依靠子女养老的老年人,我们通常都会询问其借助社会资源进行养老的意愿,然而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在这里依旧根深蒂固,人们宁愿选择留在家中,也很难接受把自己送去养老院。而反过来说,农村目前也没有这种集中养老的机构,至少我们在调研中尚没有发现,人们更多的还是以个体的、自然的方式进行,尽管这样的一种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无法让人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能够有尊严、有温暖、有保障的安享晚年。

    照片中的这两个笑的很开心小朋友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她们的奶奶作为贫困户接受了我们的访问。奶奶向我们讲述了两个孩子的不幸,说到心酸之处更数度哽咽。两个孩子的父母2016底年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母亲当场死亡,父亲因交通肇事入狱服刑,两个孩子一时间成为了无人照看的“孤儿”,年迈的爷爷奶奶只得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家里原来的小卖部也因为高额的经济赔偿而无法经营下去。走进他们的家,场景十分凌乱,屋里除了一张床以外,就是一张摆了电脑的桌椅,姐弟俩正挤在一起看电脑,奶奶说,这是他们妈妈之前攒了几个月的钱买给他们的,想让他们能开开眼界,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奶奶对两个孩子的成长十分忧虑,老两口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仅以爷爷一人劳动维持生计,尽管政府已经将他们列入到了贫困帮扶对象,但是孩子的成长、教育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留守儿童与老人)

    除了这样由于非人为因素造成的“留守”儿童外,农村中由于父母在外打工而造成的留守儿童也依然存在,但据我们的调查,这种情况近年来呈现减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陪伴在自己子女的身边,不论是较远的外地打工,还是在离家较近的县城,都尽可能的带着自己的子女在工作地周边就近接受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值得欣慰的进步。

    (妇女辛勤劳作)

    如今,在海南的农村里已经罕见年轻人了,老人、妇女成为田间地头辛勤耕作的主要劳动力,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也基本用于生活所需或贴补家用,到县城里去“打工”成为了大部分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村里许多土地荒在那里没有人种,也有许多人想要扩大生产却苦于无地可用;许多人选择离开故土去打拼不一样的人生,也还有许多人留守在了祖辈的土地,他们向往幸福,渴望倾听,需要陪伴,当个体力量无法改变时代变革所带来的困境的时候,就需要各项社会体制的匹配与机制的完善,需要社会力量的不断投入与支持。

    (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如果说城镇化是我们社会发展所必经的深刻变革,那么真心希望在这个变迁过程中,我们能够对那些处于改革弱势的群体多一些关爱,多一份责任,少一点冷漠 ,少一些责难,与国家政府一道共同寻找治愈时代之殇之良方。

    (文字:高文  摄影:高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