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中央管理企k:
为做好中央管理企业特定就业政策2010年清算和2011年补助工作,妥善处理非轨后的历史遗留问题,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四)中长期目标
中期目标:如果没有读研毕业,先进入事业探索期和事业发展期,预计时间为六年,希望进入任意公司从事财会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并且要一边工作一边深入学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争取扩大发展人际关系,和同事老板搞好关系,并且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抓紧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长期问题:事业成熟期,奋斗目标一文化局干部, 以成熟职业的姿态去处理遇到的事件
(六)我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
2、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已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现在想当外企白领,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
特定就业政策补助执行期限。现行特定就业政策是指为妥善解决并轨遗留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各级财政对国有困难企业为其“4050”下岗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给予补助的政策。社会保险费补助政策的执行期限为2011年底。地方国有困难企业享受特定就业政策的具体办法由省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确定。中央困难企业享受特定就业政策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二、妥善处理并轨遗留问题实行总公司负责制。各总公司(含行业主管部门,下同)及所属企业要指定专门机构、安排具体人员,加强对出中心后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的管理,做好中央财政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的申请、审核、管理和清算工作,做到人员基础情况清晰、资料齐全、资金专款专用。
三、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 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属地原则,切实将行政区域内中央管理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当地就业工作规划,统筹安排,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险费征收部门要对中央管理企业社会保险费缴费情况等进行认真审核,及时为中央管理企业出具社会保险费缴费凭单、证明等相关资料。
四、2010年度中央管理企业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清算的基本要求
(一)清算原则。
1.享受特定就业政策补助的企业和人员范围。享受特定就业政策补助的企业范围限定在2005年享受中央财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2006、2007、2008年中享受特定政策补助的困难企业:人员范围限定在2005年享受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2005 年底关闭再就业服务中心后,企业安置的“4050”人员(2007 年底以前女40周岁以上、男50周岁以上人员)。
2.中央财政补助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企业为“4050”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按企业2006、2007、2008年的财务状况确定。对3年盈利的企业,中央财政补助40%;对1年亏损的企业,中央财政补助60%;对2年亏损的企业,中央财政补助80%;对3年亏损的企业,中央财政补助100%。社会保险费补助以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为计算依据。
对已缴纳社会保险费但不能单独提供“4050”人员缴费数额的企业,以统筹地区规定的社会保险费最低缴费基数为标准,按统筹地区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核定的缴费额给予适当补助:对尚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执行内部医药费报销制度的企业,以统筹地区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标准,按统筹地区规定缴费比例核定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额给予适当补助,补助资金专项用于“4050"人员的医药费报销。
(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负责对行政区域内2010年度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清算情况进行初审。未经专员办审核盖草的中央管理企业申报材料,中央财政不予受理。
(三)清算时间和基本程序。
1.中央管理企业要在2011年2月25日以前将以下资料报送当地专员办审核: (1)企业2006、2007、2008年度财务报表: (2) 2010年度企业为“4050”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单、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出具的缴费证明,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企业的内部医药费报销规定:(3)2010年度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专账: (4)“4050”人员名册: (5)《2010年度中央管理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表》(附件1), 社会保险费缴纳标准如当年进行过调整的,须附相关文件: (6)《2010年度中央管理企业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清算表》(附件2)及其他相关资料。
2. 专员办需在附件1和附件2上签署审核意见并盖章,如有不同意见或发现问题,须及时反馈企业限期修改。专员办要在2011年3月31日前完成清算审核工作。
3.中央管理企业将经当地专员办审核后的报表等材料上报总公司,总公司要进行认真的审核汇总,确定报表与软盘数据-一致后, 将清算报告、装订成册后的相关附件(包括附件1、2)、软盘--并于2011年4月10日前报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各总公司的清算报告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参加清算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财务状况、人员情况等: (2) “4050”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情况,包括“4050”人员人数、中央财政预拨社会保险费资金数额、社会保险费资金实际缴纳数额等。(清算软件及软件说明下载请登陆: xgsoft2006@ 126. com;密码: x2006)
五、2011 年中央财政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实行按半年预拨、年终清算的办法。除核定补助标准的企业财务年度调整为2007、2008、2009 年外,其余补助原则均与2010年一致。各总公司要根据企业2007、2008、 2009 年盈亏情况、“4050"人数、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认真测算预拨资金,分别在2011年1月、6月的前10日内向财政部报送《2011年中央困难企业大龄职工社会保险费财政补助资金申请表》(附件3)。
六、各中央管理企业要加强对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对于虚报留领或挤占椰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企业,除收回中央财政已拨付的资金外,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予以通报,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附件: 1. 2010年度中央管理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表
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为计算依据。
对已缴纳社会保险费但不能单独提供“4050”人员缴费数额的企业,以统筹地区规定的社会保险费最低缴费基数为标准,按统筹地区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核定的缴费额给予适当补助:对尚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执行内部医药费报销制度的企业,以统筹地区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标准,按统筹地区规定缴费比例核定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额给予适当补助,补助资金专项用于“4050"人员的医药费报销。
(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负责对行政区域内2010年度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清算情况进行初审。未经专员办审核盖草的中央管理企业申报材料,中央财政不予受理。
(三)清算时间和基本程序。
1.中央管理企业要在2011年2月25日以前将以下资料报送当地专员办审核: (1)企业2006、2007、2008年度财务报表: (2) 2010年度企业为“4050”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单、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出具的缴费证明,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企业的内部医药费报销规定:(3)2010年度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专账: (4)“4050”人员名册: (5)《2010年度中央管理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表》(附件1), 社会保险费缴纳标准如当年进行过调整的,须附相关文件: (6)《2010年度中央管理企业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清算表》(附件2)及其他相关资料。
2. 专员办需在附件1和附件2上签署审核意见并盖章,如有不同意见或发现问题,须及时反馈企业限期修改。专员办要在2011年3月31日前完成清算审核工作。
3.中央管理企业将经当地专员办审核后的报表等材料上报总公司,总公司要进行认真的审核汇总,确定报表与软盘数据-一致后, 将清算报告、装订成册后的相关附件(包括附件1、2)、软盘--并于2011年4月10日前报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各总公司的清算报告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参加清算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财务状况、人员情况等: (2) “4050”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有关情况,包括“4050”人员人数、中央财政预拨社会保险费资金数额、社会保险费资金实际缴纳数额等。(清算软件及软件说明下载请登陆: xgsoft2006@ 126. com;密码: x2006)
五、2011 年中央财政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实行按半年预拨、年终清算的办法。除核定补助标准的企业财务年度调整为2007、2008、2009 年外,其余补助原则均与2010年一致。各总公司要根据企业2007、2008、 2009 年盈亏情况、“4050"人数、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情况,认真测算预拨资金,分别在2011年1月、6月的前10日内向财政部报送《2011年中央困难企业大龄职工社会保险费财政补助资金申请表》(附件3)。
六、各中央管理企业要加强对特定就业政策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对于虚报留领或挤占椰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企业,除收回中央财政已拨付的资金外,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予以通报,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二O-0年十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