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伴随着我们进村的步伐,除了看到一路的黄花梨树,映入眼帘的还有各样高低不同的牛皮凳。通过交流访谈,我们了解到黎族先民都有制作兽皮生活器具的传统,其中牛皮凳,牛皮鼓都是较为常见的。黎族人一般宰牛吃肉了之后就将牛皮用来做成各种手工艺品,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听当地年迈奶奶的说,黎族原先还有用黄掠皮和鹿皮等制作皮具的习惯,后来由于这些野生动物数量的减少,尤其在禁止捕猎后,类似这样的皮制民族手工艺品就越来越少了。
虽然水富村是个年轻的移民村,但黎族人民的手工技艺是深入情感和记忆深处的,只要条件允许就能手到擒来。从王下到水富,虽然地已不是那地,但人还是那人,在村民们的辛勤劳动下,制作牛皮凳的工艺从未间断过。牛皮凳结实舒适,或许是它存进了整个昌江的太阳,浸润了水富村的雨水,是村民滴滴汗水的结晶。据水富村村长透露,昌江县文化部门计划将牛皮凳的制作工艺列入县级非物质文保护遗产的名录,也得到了省一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对此村民们都表示非常感谢政府的扶持,同时也很高兴能有属于自己本村特色的产业。
一般在海南黎族,苗族的重大节日里,尤其像三月三这样的节日,也是牛皮凳最畅销的时候,大家在准备过节的同时还要忙于牛皮凳的备料、加工和制作。看着眼前的牛皮凳,我发现它不仅仅只是一张凳子而已,它还是游客对黎族文化的独特记忆,更是对民族技艺的一种默默传承。